雨水時節,測土施肥,增產增效

時間: 2019-02-18 15:39
作者: 蚯蚓測土實驗室
來源:
字體:

雨水,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,是今年公歷2月19日,太陽到達黃經330°。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屬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繼之雨水。且東風既解凍,則散而為雨矣。風解凍,散而為雨,雨水節氣前后,萬物開始萌動,大地復蘇,氣象意義上春天正式來臨了。

雨水節氣,全國大部分地區嚴寒多雪之時已過,下雨開始,雨量漸漸增多,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長,抓緊越冬作物田間管理,做好選種、春耕、施肥等春耕春播準備工作。雨水節氣,大小麥陸續進入拔節孕穗期,是最需要肥料,最怕水的時期,有“尺麥怕寸水”之說,要抓好“力保面積,看苗施肥,清溝排水”的田間管理。冬暖常常孕育著春寒,雨水節氣正值冬末初春的過渡季節,冷暖多變,油菜、大小麥易受低溫凍害,要采取培土施肥等防凍措施。

春雨時節,氣溫逐漸開始升高,雨水增多,作物返青,正是需要水和肥料的時候,我們為何不檢測一下封凍了整個冬天的土地,給土地也體檢一下呢?分析土壤中各類營養元素的含量,及時補充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。做到針對性的施肥,這樣既能減少成本,又能為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,還可以保證作物的產量,達到減肥增效的目的。如果不進行土壤的檢測,盲目地進行施肥與追肥,可能導致土樣養分流失,既增加了生產成本,也不能充分提供作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,使作物生長受到影響,最終導致糧食產量受到影響。甚至更有可能施肥過量,導致土壤鹽堿化,破壞生態平衡。